在2014年9月1日,新會港迎來嶄新的一頁,新會港二期工程10000噸級泊位碼頭交工驗收會議在新會港舉行,經江門驗收組評估,新會港二期碼頭主體順利通過交工驗收。新會港二期碼頭工程于2005年8月8日舉行隆重的開工儀式,2007年8月底碼頭主體正式開工建設,主體碼頭工程于2014年7月完成碼頭主體建設。如今,主體碼頭交工驗收成為新會港二期碼頭的標志性里程碑。
新會港二期總面積為16.9萬平方米,二期碼頭泊位與一期碼頭泊位呈7度角順岸延伸,建設有10000噸級多用途泊位兩2個,碼頭結構按30000噸級泊位設計施工。其中碼頭標準段長度342米,寬37.8米;過渡段長度13米,寬23.5米。碼頭總岸線長度355米。碼頭前沿停泊水域底標高近期按10000噸級疏浚至-10.1米,遠期按30000噸級船型浚深至-14.1米。設計年吞吐量為91萬噸,其中集裝箱為9萬TEU,散雜貨為10萬噸。
3臺全新的多用途軌道式門座起重機,其中1臺最大吊重量為50噸,最大外伸距36米;2臺最大吊重量40噸,最大外伸距36米。目前,這3臺設備已安裝完成,正在調試并申報驗收,預計2015年2月份全部投入使用。后方集裝箱堆場將鋪設3條45米跨度的軌道,雙懸臂電動軌道式龍門起重機(RMG)將安裝使用,其最大起重45噸,軌距45米,將成為集裝箱堆場的主力吊裝機械設備。其他機械設備還配備有可以堆疊7層高的空箱堆高機2臺,港內集裝箱拖車10臺,3噸-25噸的叉車20臺。
為確保進出閘口集裝箱車輛順暢,新會港二期閘口采用無線射頻識別(RFID)自動系統。閘口設計為三進兩出,一條超寬車道,一共六條車道。車道上,安裝有汽車衡穩重設備(地磅),用于車輛貨物的重量數據收集。
新會港二期除對硬件的投入外,軟件方面采用先進的生產操作系統,并在岸吊、堆場龍門吊、港內集卡等機械上安裝無線車載終端系統,岸邊作業人員也使用手持終端,借助系統的智能柔性設計,使進出港貨物系統管理,減少過多的作業環節,提高效率。
目前,新會港二期碼頭主體、聯檢辦公大樓土建、進出口監管倉庫、供水供電設施等已完成。后方集裝箱堆場、閘口、地磅等正在施工。按照此工程進度,新會港二期將于2015年下半年投產使用。到時,新會港可開辟沿海集裝箱航次和近洋國際班輪航線,形成江海聯運能力,將成為西江流域江海聯運的樞紐。新會港將會為本地進出口企業提供穩定可靠、優質高效、高附加值的港口物流服務,從而提升本地企業競爭力,為地方經濟持續發展做出貢獻,成為新會人們的驕傲。